散文读书笔记15篇
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,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,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。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散文读书笔记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散文读书笔记1清晨,我来到书柜前,玻璃反射着属于晨曦的温柔的光,又随白色的窗帘变得摇摆不定。打开柜门,轻轻取出一本《朝花夕拾》,在书香中静静地翻着。但当我看完《父亲的病》之后,只觉得原本平静的心顷刻间变得波荡起伏,像是有滔滔江水在不断翻滚…… 这篇文章写的是鲁迅的父亲当时得了病,家人为了医好他,不惜花昂贵的挂号费请当时的“名医”来诊断。这位"名医"只顾开一些奇怪的药方,于是“父亲”的病日益加深,“名医”见形势不好,又叫“我”去请“更高本领”的陈莲河。陈莲河的挂号费更高,药引却也更奇怪。最终,“我”的父亲因没钱治病,在病重与绝望中失去。 看完这篇文章,我不禁觉得心情非常沉重,却也暗暗佩服鲁迅先生的文字:表面像是叙述得平静如水,其中蕴含的暗讽却如一把把大刀,不断砍倒当时的黑暗社会分子。在他的笔下,一个个当时社会的不同代表人物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。 在“等到危急时候,便荐一个生手自代”的“名医”,把病重的“父亲”推脱给别人,为的就是“和自己完全脱了干系”,形象地代表了当时社会上冒充博学,实际上却自私自利、害国害民的社会破坏分子.虽然在文中一直用"名医"称呼,但是对其的讽刺却到处可见,不言而喻,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庸医!在面对现实的不幸前,深受迫害的"父亲"代表了当时下层阶级人们,他们只能过着贫困的生活,最终悲惨地死去。而“我”,看着病重的父亲,甚至想出了“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……。”的想法,父亲临死时,却无能为力,所有的悲伤都只能在心中释放,代表的是认识到社会的黑暗,却不敢站出来,只能无奈地接受事实的青年们。罪恶社会生出的恶果,毒害了人民,作者为的就是给我们打一剂解毒药! 鲁迅先生笔尖锋锐,刻画鲜明,用自己的真实经历来暗讽了这个混乱的社会。在那个时代里,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,恐惧像一片大大的乌云笼罩在每个人的心间,也不禁使我思考:现代社会生活虽然比以前有了很大改进,但存在于社会的“庸医”却也不少,我们应该怎么做?其实,只要心中有正义的阳光,能够勇敢地去对抗黑暗,这些败坏的社会分子就会一个个地消灭掉,而将会多出一个又一个的“名医”! 文章虽不长,但其中蕴涵的辛辣的讽刺却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。请同学们记住,千万不要让这些历史尘封,它们是激励我们向前的最好动力!
散文读书笔记2那一片脆亮、嘹亮的声音,有的一声长叫,有的一声短叫,有的包括着六七个音阶,有的只是一种声音,虽然短,但是圆润而清脆。在黎明时,这是属于一种小生物的天空——是鸟、鸟的声音。
鸟的模样非常小巧,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都不及小鸟轻巧、俊俏。它们有长长的尾巴,毛茸茸的毛,胸前加一块美丽鲜艳的颜色,有的飞起来在太阳底下显示出那斑斓的颜色与斑点,多么可爱呀!鸟的身躯玲珑饱满,不瘦也不胖。它很巧,在一点惊动下,便像闪电似的飞走,非常的快速,它不允许人们看见它的身姿,留下来的是无限的迷!
鸟带给人们的喜悦和欢喜不是永远,它也带给了我们不同的悲苦与一些伤感。在冬天的时候,没事时瞄瞄窗外,看见的是几只可怜的小鸟在觅食时,而悲惨的冻死在寒风刺骨之中,让人看见了就好像回忆起安徒生童话中里的《卖火柴的小姑娘》中的小姑娘冻死在了那个寒冷的冬天。也想到了睡在垃圾堆中那些穿着破烂不堪的乞丐们一样。
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,一些爱鸟的人,不,应该说是怜悯鸟的人,把那些可怜的鸟关在狭小的鸟笼里——对于鸟来说的监狱里,不,这个做法是不对的,既然爱鸟,就应该让鸟自由,站在鸟的观点上来说,它们宁愿要自由,也不要享受好的待遇,虽然鸟在大自然中会被冬天的严寒冻死,但是,这就是所谓的大自然中的生态平衡,强者生存,弱者衰灭,这是一个永远改变不了的真理!
最后,我想呼吁那些捕鸟的猎人,不要捕猎那些小鸟,为了你们的子子孙孙,为了大自然中的生态平衡,住手吧!我还要劝一些把鸟残酷的关在鸟笼的所谓的爱鸟人,把鸟放飞吧!让它们拥有属于自己的蓝天!
散文读书笔记3如果让我用几个关键词来描述钱钟书,当是:帅;思辨;幽默;谦逊。
认识钱钟书大概是在初中的时候。当时去一个同学家,她大概也是爱书之人,藏书不少。而在“浩繁卷帙”中我一眼相中的是那本包着白色封皮的《围城》,恍若少女一见钟情,对着它居然还有点脸红心跳。也许“初恋”太过暴风骤雨,也许当时阅历尚浅并未能体会书中旨趣,借来的《围城》并没有仔细地阅读,兴奋劲儿过后书就被搁置了,以致于此刻让我回溯书中资料,除了主角“方鸿渐”和那句“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,城外的人想冲进去,对婚姻也罢,职业也罢(游戏也罢),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”外,我一概都不记得了。
喜爱上钱钟书时已经是高中了。当时不明白在哪儿看见一张钟书先生年轻时候的照片,英伦风,书卷气息扑面而来,帅得简直人神共愤。我想,大抵女生也是视觉性动物,看到完美的人或事,荷尔蒙、多巴胺都会胡乱分泌,至少彼时彼境的某高中女生的确如此。
如果没记错,读《伊索寓言》一篇被当时的高中教材收录,文章就儿童是否该读寓言展开论述,而喜爱钟书先生的主要原因也是源于该文吧,其中的一些哲思至今我还在时常咀嚼。钟书先生写到“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,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什么一个世界、什么一个社会,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。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子教育得复杂了,失去了天真,所以要不得。我认为寓言要不得,以为人事里的是非的分别、善恶的果报,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,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”。
事有凑巧,大学时候,教师给我解读《道德经》,他说,“因为没有标点,所以读者有了更大的解读空间,我们此刻普遍认为老子开篇第一句是‘道可道,十分道’,而我认为是‘道可,道非,常道’”。如果按照古人们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的朴素哲学观来看,我倒觉得教师给我的解读似乎更贴合当下现实社会的逻辑。人是社会性、情景性动物,没有纯粹的好坏之分。如今,我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也再不敢简单地以“是非”“善恶”来妄断了,没有情境没有证据,求知真相的过程会被太多内外在的主观情绪干涉和影响(可能来自媒体刻意宣传,可能基于自我日常生活经验),正如胡适先生所说,我只敢“大胆假设,细心求证”。这或许就是钱钟书先生给我种下的一枚思辨种子吧,当它再从外界环境和周边人物中汲取阳光雨露时,便会生根发芽逐渐长成。
钟书先生有三本大书——《围城》、《谈艺录》、《管锥编》,可惜我由于心存敬意与怯意,一向没敢翻阅,只断断续续地读了一点钱钟书的散文和关于他的生平趣事,期许自我能够“偷得梨蕊三分白,借得梅花一缕魂”,这其中,《写在人生边上》应当算是比较认真阅读的了。所以,别的书籍我都不敢妄加评判,唯独看过思考过的《写在人生 ……此处隐藏12339个字……充足的阳光,新鲜的空气和干净的水源。我国的大兴安岭就是这样的原始森林,它不但养育了原始的部落游牧民族,也养育了我们现代的人们。
东北,雪原,林区,在我眼里一直是美丽而神奇的。想像一下,在白雪皑皑的树林里行走,脚下是咯吱咯吱的声音,眼前茫茫一片纯净,偶尔,一两只不怕冷的小动物在枝头跳跃,看一看春天还有多远。这时候,几片残雪从树梢落下来,落在小动物身上,它们以为天敌来了,赶忙逃到洞里去;落在行人的头上、肩上,抖一抖,正好看到仓皇逃窜的动物,心里不禁一暖。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,所有活着的生灵对于人来说都是一种慰藉。而在河边,在被冰封住的河面上,白天,人们凿冰捞鱼,晚上,一家人围在一起,喝着鲜美的鱼汤,唠着天南海北的闲嗑。日子就这样在劳作和休闲中一天天过去了。直到春天来了,开始种庄稼了;夏天来了,遍地野花开放了;秋天来了,各种野果子成熟了。种庄稼是大人们的事,而山坡上的野花野果却是孩子们的乐园。采一把野花边走边嗅,摘一把野果边吃边玩,直吃得嘴角都是果子的颜色。
所有这些都是迟子建散文所描绘的景象,但它和我幼年的生活何其相似——除了冬天的林区和冰下捕鱼。记得小时候的山坡上,秋天长一种我们称为“狗屎溜溜”的野果子——后来知道学名叫“野葡萄”。紫红色的浆果能把人的手和嘴都染上色,我们边吃边互相嘲笑。不过,小孩子确实经不住甜的诱惑。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,这可以说是我们的美味了。我们喜欢它不仅因为它的味道,更因为它的颜色。在当时衣着色彩单调的社会,是大自然给予了我们丰富的美丽色泽。而迟子建也在她的散文中有类似果实的描述——都柿,一种长在林间矮树丛的常见浆果,春天开粉色或白色小花,花谢做果。果实先青后紫。这种野果含酒精,吃多了会醉。而作者,就曾经因为贪吃而醉过一次。看到这时,我笑了,第一次知道“吃醉”这个词,也第一次比较细致地了解了醉后的感觉,“我步态飘摇,挎着的维得罗(一种小铁桶)就像只魔术盒子一样,在我眼前一会儿发出蓝色的幽光,一会儿又发出玫瑰色的柔光,再一会儿呢。发出的是银白色的冷光……好不容易上了公路,太阳已经西沉了,我觉得自己是踩着一条金光大道回家,很得意……”如果醉的幻觉如此美丽,我倒真愿意尝试一下。
三
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,而亲情,也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无法割舍的牵挂。这些,在迟子建的散文中也有大量的描述。
一个会拉小提琴的父亲,为了把懒睡的孩子叫出被窝,其中一个方法就是站在炕边拉琴。琴声和着朝霞,和着窗外青葱的菜园、纯净的空气,将孩子唤醒、照亮。这和我们现在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斥责、唠叨真是天壤之别。作者不愿意在田间劳作时被牛一样驱使拉犁,于是,无声地反抗,而父亲则“夸我”有本事,“能把绳子拉弯了。”看到这里,我笑了,一个幽默风趣又充满爱心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。
人常说,父爱如山,母爱似海。母亲的爱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上。在作者埋头长篇写作期间,每天中午,母亲都为她准备丰盛的午餐,并且搭配以合理的营养。这就是母亲无言的爱。不仅如此,母亲还表现出对作者的理解。在《两个人的电影》中,母亲对电影的萧条和刘老根大舞台的热闹做了一番慨叹,说女儿写的书就跟刚才两个人看的电影似的,虽然好,却没有多少人欣赏,而那些花里胡哨的书,就跟刘老根大舞台一样,看的人多。有这样一位母亲,人生就永远不会是一个人的电影。
因为一部小说,我认识了迟子建,因为迟子建的散文,我更深刻地体会了“唯美”一词。朴素的生活,朴素的感情,宛如我们从前经历过的岁月,在作者笔下娓娓道来,仿佛,我们又回到了从前,回到了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的美好时光。雪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精灵,在雪地上行走的童年,不由自主地就沾上了灵气,长出清新的诗行。这些诗将伴着作者,伴着我们,一直走下去,直到人生的尽头。
散文读书笔记15只有阅读名家经典,才能品赏到优秀文化——题记
最近,我阅读了《迟子建散文》,且对部分感兴趣的文章作了一些深究。所获得的感受希望与大家分享,故写下此篇感想。
迟子建是一位女作家,出生于中国北极村——漠河。1983年开始写作,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五百余万字,出版了四十余部单行本。这本散文集是她最好的部分文学作品汇总。本书分三辑,共67篇文章,内容形形色色,不过都是经典之作。虽然各篇文章内容差别甚远,但无论从哪一篇中都能看出作者的进步思想(或是对现实不足的深刻反思)。品读本书,实在是回味无穷!
尽管我只深读了部分篇章,但还是收获不小。我想就其中三篇浅谈感想。
《最苍凉的海岸》一篇表面上是写作者对二战中诺曼底登陆战役的回忆,实际上是在控诉战争的罪行。七十年前的6月6日,为了全世界的和平,288万盟军士兵在诺曼底登陆,然后冒着枪林弹雨冲向德军防线。他们在用尸体开辟欧洲第二战场。战役胜利了,但鲜血染红了海滩。艾森豪威尔将军作为这场战役的指挥官被人们当作英雄永远铭记,然而那些牺牲的士兵却逐渐被人们淡忘了。就像作者说的:“有谁还会在意这样一片坟墓呢——也许是人类为自己制造的墓葬太多太多了!”人类虽然在六十九前就战胜了法西斯,但黑暗一直没有消失,它躲在某个角落里,伺机而动。躺在庞大坟墓中的战士们的英灵一直以来似乎都在压制着黑暗,然而当人们将他们淡忘时,这种压制力量也将土崩瓦解,黑暗有可能再次笼罩世界。因此,为了和平与光明,人们应永远都不能忘记无名的英雄们!
《看见的和看不见的镣铐》着重写了两位俄国文学家,即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。前者出身贫寒,一辈子与苦难抗争,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价值极高的文学作品。虽然负债累累,但他所取得的精神成就让人叹为观止。尽管他戴过四年的脚镣(服苦役),精神与思想却没有受到禁锢,这不难解释为何有八万人给一个穷作家送葬的原因了。托尔斯泰与其相似,生前也戴过镣铐,但这是一副无形的、伴随终生的镣铐——他的贵族身份!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,贵族身份为何是镣铐呢?对于一位崇尚自由平等的文学家而言就是如此。他的一生不仅创作了大量经典著作,更做出了许多向俄国农奴制挑战的行动(解放庄园奴隶),这都是为了挣脱“贵族”的镣铐。当这位伟大的灵魂走向天国时,镣铐终于断裂了。如果所有人都拥有一颗伟大而高尚的灵魂,那么再结实的镣铐都无法桎梏住他们。
《不忍的句号》一篇是写中国近代一位著名变法家——康有为。当时中国内外交困,他深感中国之贫弱,需变法改革。便与梁启超等人一起掀开了“戊戌变法”的大幕,还先后创建了强学会等变革团体。然而好景不长,维新仅百日便以失败告终。回国后,他却判若两人。梁启超与康有为虽同为维新人士,而前者终生主张“革新反帝”,康有为却在变法失败后消极守旧了,这与他自相矛盾的思想观念不无关系,难怪作者评价他不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。康有为的坟墓是圆形的,像是他人生中一个不忍的句号。变法维新的昙花一现可能是外因所造成的,而他个人的悲剧更多源自复杂的内心。一个想为国家开出“良方”的人却被同样的“顽疾”打垮了。可见,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坚定理想。
读散文不仅要读内容,更需要品味含义,这就是“透过现象看本质”。人有时会处于黑暗之中,但我坚信:无论黑暗多么可怕,总会有人将光明迎来!